2014年2月28日 星期五

請各位同學注意啊! 專題製作完後要掃地啊. 228假期老師來掃地啊!

園區計畫同學將於3月3日前往日本名古屋協助發表計畫相關論文

Scientific American 科學人的新知介紹

再生能源再等60年?

再生能源在全世界的能源供應成長率慢如牛步,難道下一波能源轉換只是個夢想?
重點提要
■從木材、煤到石油,每次全球的主要能源轉換,都必須耗時50~60年的時間。目前由石油轉換成天然氣的過程也同樣曠日廢時。我們沒有理由相信轉換成再生能源的過程會特別快。
■在富裕國家,傳統再生能源已無成長空間,因此未來再生能源的成長必須仰賴新型再生能源,例如風力、太陽能與生質燃料,但2011年新型再生能源只佔全美能源供應量的3.35%。
■特定的政策將可以加速再生能源轉換,包括投資各項研發計畫、取消非必要的政府補貼、確保能源價格反映其對環境與健康的影響,並提高全球的能源使用效率。
再生能源的著名擁護者洛文斯(Amory Lovins)曾經在1976年預言:「再生能源將很快席捲全世界。」他聲稱到了2000年,美國的能源需求將有33%分別來自各地的小型再生能源。數十年後,環保人士高爾(Al Gore)於2008年7月斷言,在10年內把美國電力供應全面改為再生能源是可以達成而且負擔得起的偉大目標。美國史丹佛大學的賈克布森(Mark Jacobson)與加州大學的德魯奇(Mark Delucchi)也在《科學人》2009年12月號發表〈2030永續能源〉,擘劃在20年內讓全球的能源供應全面改用再生能源。
然而從1990到2012年,全球化石燃料的能源供給率幾乎沒變,只從88%降到87%。在2011年全美能源需求中,再生能源只供應不到10%,而且大部份來自傳統的再生能源,例如水力發電或是燃燒廢柴。風力、太陽能發電與近代的生質燃料(例如玉米酒精)這類新型再生能源,儘管政府以高額補貼發展了20年,依然只佔全美能源供應的3.35%。
如此緩慢的轉換過程並不令人意外,事實上,這樣的過程在預料之中。不管在美國或其他國家,把某一種主要能源大量轉換成另一種,都需要50~60年的時間,從歷史上看,第一次能源轉換是從燃燒木材轉換成煤,接著是從煤轉換成石油,目前美國正進行第三次能源變革:從煤與石油轉換成天然氣。從2001年到2012年,美國的煤消耗量降低了20%,石油則降低了7%;在此同時,天然氣消耗量卻只增加了14%。目前美國仍有1/3以上的電力需求由燃煤發電廠供應,儘管天然氣的藏量豐富、低污染而且便宜,但是它還需要10~20年才會超越煤。
不管從技術或經濟層面來看,再生能源普及的速度都不可能比其他能源更快。原因之一是全球能源需求節節高升,連天然氣都很難滿足,更別提再生能源了。
某些國家轉換成再生能源的速度可能較快,但以全球各國來看,仍將十分緩慢,因為都把力氣花在轉換成天然氣了。當然未來有可能出現「殺手級」科技或革命性政策而加速轉換過程,但能源變革仍需很長的時間。
人們誤解了能源史
期望全世界能快速改用再生能源,只是一廂情願的夢想,反映了人們對近代史的誤解。大多數人認為快速工業化的19世紀,主要能源來自煤,20世紀則是石油時代,到了21世紀便應該是再生能源的天下了。然而前兩項看法是錯的,最後一項則問題重重。
儘管19世紀已經發明了工業機器,但主要能源並非煤,而是木材、木炭與農作物殘渣(主要是穀物梗),佔全球能源供應的85%,約2.4佑焦耳(YJ,1×10^24焦耳)。煤的燃料能源供給率從1840年開始超過5%,但到了1900年也才上升到總需求的一半,從5%到50%足足花了50~60年。根據可靠的統計報告指出,美國化石燃料(主要是煤、少量石油與極少量天然氣)的能源供給率,在1885年首度超過木材與木炭。同樣的能源轉換在法國發生於1875年,日本則是1901年。但蘇聯一直等到1930年、中國等到1965年、印度則遲至1970年代末期,才完成同樣的能源轉換。
同樣的,20世紀主要的能源供應並非石油,而是煤。在全球燃料消耗量的比率中,煙煤與褐煤在1910年代達到最高點,約佔55%。而早已開始使用的石油,直到1964年才超越煤。
即使在煤消耗量減少的同時,全球能源需求卻持續增加,但總括來看,煤(而非石油)才是20世紀最重要的能源:煤的總供應量約5.3YJ,相較之下石油只供應了4YJ。全球只有兩大經濟體完成了第三次化石燃料轉換:蘇聯的天然氣用量在1984年超越石油,而英國則在1999年完成同樣的能源轉換。
為了解釋能源轉換是一個逐漸發展的緩慢過程,我把各能源供給率的成長過程畫成圖表,從各能源達到全球供應量的5%時,開始計算它們成長為主要能源所需的時間。
這三次能源轉換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性。取代木材的煤約在1840年佔全球能源市場的5%、1855年達到10%、1865年達到15%、1870年達到20%、1875年達到25%、1885年達到33%、1895年達到40%,並在1900年達到50%。達成各里程碑所需的時間間隔依序是15-25-30-35-45-55-60年。取代煤的石油從1915開始達到全球能源供應量的5%,接下來達成各里程碑所需的時間間隔與煤幾乎一致。
天然氣約在1930年佔全球能源市場的5%,接下來達成10%、15%、20%、25%各里程碑的時間間隔依序為20-30-40-55年,目前正往33%的里程碑邁進。如果比較各里程碑的時間間隔,會發現天然氣達到25%供給率所需的時間顯然更長(約55年),相較之下煤只需35年,而石油只需40年。
光看這三次能源變革的時間間隔,很難判斷未來再生能源的成長速度。若能研發安全而便宜的核能,或針對風力與太陽能發展出便宜且高效率的大規模能源儲存技術,或許能加速再生能源轉換。雖然不同的能源需要不同的生產技術、運輸管道與轉換成可用動力的機器(例如火車的柴油引擎或家用暖爐),但過去200年來,三次全球能源變革的時間間隔卻有顯著的相似性。可見任何新能源在世界各國都需要龐大的投資與基礎建設,意味著需要經過兩到三個世代(50~75年)才能成為市場主流。

大三同學, 學學大四學長做專題要專心...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計畫主持人發表太陽能期刊論文一篇可以提供計畫同學完成太陽能擷取數據依據

Chung-Jen Ou, (2014), Optimization of Angular Setup with proposed b-h Chart for Solar Energy Apparatus through Helios Orbital Analysis,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SCI IF=2.775)


何經理開始指導計畫大四學生進行太陽能升壓與降壓電路專題

同學別忘了LM2576降壓晶片的作業
今天同時完成FY102計畫期中報告, 好趕...

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園區計畫同學今天前往中部科學園區協助進行績優計畫簡報

修平電機團隊師生分享計畫執行心得
修平電機計畫團隊師生與中部科學園區管理局計畫負責人合照留念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電機機械實習課程星期四早上延後到第四節開始

由於有幾項學校指派工作臨時需要於早上完成所以課堂時間延後開始請各位同學諒解

2014年2月17日 星期一

園區計畫電力電子學實習課程開工了!

將由工業技術研究院何研究員協助進行電力電子系統的專題製作。首先同學先將進行基本電力來源的太陽能板進行測試與電力量測,確保後續電力來源的無誤


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

科學園區計畫開學了! 明天大四學生將共同規劃本學期之行程

與園區計畫同學參加東京會議回來。運氣好出發前與回程時才有較大的雪勢。會議期間天氣不錯也有太陽。拍了會場地點的太陽能板

園區計畫大三大四同學要開工了。新的學期大家一起努力加油

2014年2月10日 星期一

工作機會介紹

1.       台灣聯智公司需要2位修平學生負責主持社區的元宵節晚會,男女不拘,每小時1000/人,預估1.5小時1500/人,主要負責串場主持帶動氣氛。由於元宵節到了,希望有意願同學明天中午1200前直接跟人力資源系黃孟儒教授聯絡。
2.      台中市行銷人協會期望在修平找到5位左右的同學,協助拍攝微電影。公司願意提供8萬元經費,而且每個月親自帶領同學上台北總公司參與高級車的營運、經銷與試駕。最終的目標是一年後培養出參與高級車經營的幹部(公司專門代理進口歐洲名車給其他經銷商)

目前規劃是參與本校霧太達利創業計畫一年的進階班學生參與,若同學有意願可以和老師聯繫。至於未參加霧太達利創業計畫的同學若有興趣於此方案,也可以先行留言,老師再找時間和您們詳談,或許有機會參加此一方案!機會來自每一次的用心期待您的加入與熱情參與!

今天園區計畫學生協助整理六樓太陽能展示區環境


2014年2月7日 星期五

園區計畫同學寒假期間仍持續工作真辛苦


I, Robot變成我是肉包....大三同學星期天將前往台北參加機器人競賽

另外園區計畫大四同學將於星期二前往日本東京與計畫主持人發表共同論文 下大雪啊真可憐


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科學園區計畫新年開工了! 新年快樂!

旗津風車公園高雄市也是全台灣第一座觀光、休閒兼環保的風力發電休閒公園。在旗津風車公園內,七座風車每日可藉風力發電,而整座公園照明設備負載容量一個小時僅花費約一萬八千八百瓦,大約能照明四個小時二十分鐘,也就是每天入夜六時起到晚上十時 (Wiki)。